在床上坐下 ,挺起腰板直起背 , 「清理公众号列表」 的念头忽的一闪 ,立即抓住 ,生怕又让它溜了过去 ,成为日后躺在 Inbox 里安稳过日子的 「有空再做」 。
于是有意无意的发现自己还关注着初中一位语文老师的公众号 ,但上次发文已经是六年前了 ,一段不长不短的轨迹 ,我走完初高中 ,但他却在中途永久地被揉成零散的碎片 ,散落在它生活过的痕迹和仍存留着记忆的人们身上 。
高中的杂乱的确把我欢笑着度过的初中记忆冲淡了很多 ,而且我没有拼命留下什么记忆的习惯 。如果记忆还准确的话 ,应该是在初三时很短暂地上了几周他的语文培优课 。他不高的个子 ,风趣又真挚的讲课方式 ,踏实的内容 ,以及有条理的阐述 。培优课很快结束了 ,但他却被我列进了心里那一撮神圣得不可替代的人里 。不过 ,我想他是不大记得有这样一个皮肤很黑 ,上课总爱托着下巴的小同学曾经很刻苦地在他课上做笔记 。
当我得知他罹患白血病时是怎样的一番惊讶和伤感 ,现在也很模糊了 ,但此时我又在这之中的确触碰着他过去不过十分简单就留下的印痕 。倘若我并未遇到这样一个偶然的巧合 ,选择回看这些已久的事物 ,我还会想起么? 我又何以记住 ,又如此忘记?
这不得不又是一个我总爱提及的 「信息过载」 问题 ,不过这不是今天的重点 。更想让自己明白的一个浅显的道理是 ,真正地去记住值得记住的事物 ,记住必须记住的事物 ,以一种时常回看 、常常回想的方式记住 。
我从来没有像此时一样如此害怕忘记 ,即使我一直很擅长忘记和被忘记 。
Login via Githu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