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Hybrid Bullet Points/小红书

产品关键词

真实

小红书 COO 柯南:「但其实我们不是虚拟世界,我们只是把人线下的生活,在线上呈现,但它依然是真实的。小红书社区里面发生的一切,其实反映的就是线下的真实场景。」

《小红书 COO 对谈学者刘擎》

  • 分享者/用户真实存活:UGC,内容由活人用户生产
  • 分享行为动机真实:分享欲、兴趣爱好、逐利、包装与炒作
  • 分享内容的真与实(authenticity):可靠程度
  • 算法推荐标签真实:生活化内容与人群分类

工具性

  • 双列图文流:比 Instagram 具体,比抖音高效,用户仍然有一定掌控权(点击后阅读)
  • 目的性使用搜索功能:更短的链路、对搜索引擎的替代、相对的一种「反抗」
  • 持续正反馈:重内容;重用户体验/运营/生态维护(体量最大的是粉丝 500 以下的长尾博主)

中文网络世界

  • 部分回应了中文网络世界的问题:缺乏即时性、缺乏透明度、缺乏可读性(加工解密)、信息多围绕「人」的特质性和复杂变化,以及聚合处的缺乏。但小红书不是 IM(微信),不太像是媒体(微博),不完全是搜索引擎(百度),用户也懂得在监管的灰色地带跳舞。
  • 类似文化背景人群的解决方案提供、情感联结索求:华人,中文使用者

美、面子、消费主义与精英主义

  • 美的内容:自形成社区壁垒(对于用户也对于竞品)
    • 最大用户群决定社区氛围:人人都是姐妹
    • 任一垂类都有优质内容:产品本身极具潜力,但仍需关注公司战略
  • 账号就像面子:附加算法刻意营造熟人网络
  • 消费主义与精英主义

商业化与竞争

  • 营收 80% 来自广告:广告资源、抽佣

    • 素人便宜,低成本容易实现高声量
    • 用户本身天然对广告容忍度高(种草社区调性),但 Adload 已近天花板:约 10%-12%
    • 抽佣始终难做到切入与厂商/用户共同成长的增量
  • 营收 20% 来自电商:不好做却还得做(Instagram 没跑通、大众点评跑通了的路径,关注差异),核心是不断把蛋糕切进平台里

    • 已试图纳入下单支付环节(专业号、店铺,号店一体)
    • 但问题依然是社区原子化、小而美,重品牌(branding)(持续对比点评、抖音电商)
    • 依然需要更具纯粹的电商思维
      • 自营方面是否考虑仓储物流和数据复用、预测(类唯品会、天猫国际)
      • 图文继续考虑内容付费抽佣/抽成(干货、课程、训练营,类知乎)
  • 小红书蒲公英

    • 数据复用也有一定新尝试,但维度或许放得不开而过于集中营销本身,切实贴近商家生产环节的宏观数据不多
  • 关注字节 Lemon8 的动向

    • 完全复制小红书,从界面到逻辑
    • 背靠字节的本地化、地推、TikTok 联动

Hybrid Bullet Points 以要点形式呈现与科技和商业有关的内容。